bat365在线平台新闻
《复活》读书笔记
作者:熊卉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16-09-18        来源:bat365在线平台bat365在线平台青年传媒中心         点击:

《复活》是列夫·托尔斯泰历时十年完成的横亘于19世纪末批判现实主义文坛的一座丰碑。一个世纪以来被不同国度的广大读者所瞩目赞赏。小说主要描写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引诱姑妈家女仆玛丝洛娃,使她怀孕并被赶出家门。后来,她沦为妓女,因被指控谋财害命而受审判。男主人公见到从前被他引诱的女人,深受良心谴责,他开始为她奔走伸冤,并请求同她结婚。上诉失败后,他陪她流放西伯利亚。他的行为感动了女主人公,使她重新爱上他。但为了不损害他的名誉和地位,她最终没有和他结婚而同一个革命者结婚,但两个迷途中的人都最终“复活”的故事。

因为时代和经历的差异,我对小说中的许多内容并没有深刻的共鸣,但其中体现的俄国社会的现实和底层人民的生活现状令人震惊,作者投入的心血和深思也可见一斑。《复活》不仅是托尔斯泰对俄国社会毕生观察和思考的总结,而且也是作家一生艺术探索的结晶。他在这部辉煌的巨著中,一方面对俄国专制制度和贵族阶级进行了赤裸裸的揭露与批判,另一方面也精心绘制了一幅心中的理想社会蓝图,提出了解决俄国社会矛盾的一些设想。对这部作品,我主要有以下几点思考和心得。

.作品名为《复活》的含义在于男女主人公精神和灵魂的觉醒和再生,在于男主人公的道德,良知的苏醒,对统治阶级本质的认清,对宗教制农民思想的理解。也在于女主人公找回人的价值和尊严,找回理想和羞耻感以及美好品质的过程。

聂赫留朵夫品性善良,且有抱负也对现实社会有独到思考。他对自己所拥有的贵族特权极为不满。起初,他对姑母家的养女卡秋莎•玛丝洛娃的爱是真诚的。军营生活却使他堕落成为一个吃喝玩乐的花花公子。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诱奸了自己当初曾热恋过的姑娘。此后,他在罪恶的泥潭里越陷越深。他变成了花天酒地,觊觎财产,风流堕落的花花公子。在法庭上和卡秋莎的不期而遇,极大地震撼了他的心灵。他开始走上精神“复活”的道路。为了赎罪,聂赫留朵夫多方替玛丝洛娃奔走上诉,并打算同他结婚。同时,他对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感到不满并持批评态度,从对自己的罪恶的认识上升到对整个统治阶级的认识,从对玛丝洛娃的同情转到对整个劳动阶级的同情。这时,他头脑中的贵族阶级思想逐渐消失。他最终认清了统治阶级吃人的本质,然而令他苦恼的是,他非但看不出任何可以战胜它的方法,甚至连该怎样做才可以战胜它也不能理解。无奈之中,他拿起了《福音书》,聂赫留朵夫从此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他的精神和道德“复活”了。

同样,女主人玛丝洛娃也有她自己的“复活”历程。当聂赫留朵夫第一次探监时,她习惯性地冲他媚笑,还索要卢布。聂赫留朵夫第二次探监时,特意向她表示忏悔,并提出同她结婚的要求,这一切引起玛丝洛娃对往事的回忆和对他的仇恨;回忆的大门一经打开,玛丝洛娃便逐渐从浑浑噩噩的生活中苏醒过来。聂赫留朵夫第三次见她时,她同以前相比已经判若两人。书中写到聂赫留朵夫的日记里有这样一句话”我觉得她的内心在变化,连我都不敢相信,可是我觉得她就是在复活。”不过,玛丝洛娜的“复活”最终完成却是在她流放地的政治犯接触之后。她受到这些品德高尚的人的影响,学到了他们敢于为理想献身的精神,使她意识到了人的尊严和自身的价值。她重新爱上了聂赫留夫,却不愿因此耽误他的前程而甘愿同西蒙松结合。少女时代的卡秋莎终于回归。玛丝洛娃在精神上彻底“复活”了,或者说她得到了完全的新生。

二.托尔斯泰借主人公之口,用主人公堕落后又复活的经历表达了自己对畸形的社会道德和漏洞百出的社会法制体系的抗议。卡秋莎同聂赫留朵夫并没有什幺错,关键在于这个社会,当时的社会是一个浓厚的利已主义社会,土地私有制的阶级社会。这个社会造就了他们的命运,所不同的是,一个是由于上流社会的诱惑和浸染,一个是由于腐朽社会的迫害和威逼。

不管是陪审员们的草率决定和法官的随意断案,还是聂赫留朵夫在走访监狱时看到的种种底层人民的悲惨生活,抑或是农民阶级对于聂赫留朵夫的极度怀疑和不信任,都表明了作者对于社会的批判态度。更典型的是每当聂赫留朵夫思考、阅读、谈论上帝、真理、财富、贫困的时候,他周围所有的人都认为这是不合时宜的,母亲和姑姑会以一种温和的嘲讽的口吻称他为我们最可爱的哲学家;可是当他读长篇小说,说淫秽的话语,上法剧院看轻松喜剧并开心地讲剧中的情节的时候,大家反而称赞和鼓励他。在作品的后半部分,聂赫留朵夫逐渐认清了统治阶级的本质,并且开始痛恨自己的贵族生活,开始批判并且否定自己的一切。正如作品中聂赫留朵夫对于畸形社会的深刻控诉,他借男主人公批判现实社会,也展示自己的社会理想和愿景。正如列宁所说,托尔斯泰“在自己的晚期作品里,对现代一切国家制度、教会制度、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做了激烈的批判,而这些制度所赖以建立的基础就是群众的被奴役和贫困,就是农民和一般小业主的破产,就是从上到下充满着整个现代生活的暴力和伪善。”

三.在《复活》中,托尔斯泰为解决社会矛盾提出了一些天真的理想方法,但他最终也没有找到解决方法,作品最后写到聂赫留朵夫希望从福音书中找到答案,即寄希望于宗教。我认为这是托尔斯泰本身的局限。甚至是卡秋莎和聂赫留朵夫的“复活”,也像是作家强烈的主观愿望,甚至是虚幻的追求。现实生活中原型的真实情况是是妓女死去了。

他在小说中对革命者是不抱希望的,薇拉和西蒙松的追求在他看来是不现实甚至可笑的,所以他也就没有深入去探讨这些革命者解决矛盾的方法。他宣扬是一种非暴力的政策,他虽然厌恶当局者,但是却反对报复政府的统治,所以他通过革命者表达了这个思想,即书中纳巴托夫说的;"不应该摧毁整个大厦,只要把这个美丽,坚固,雄伟,为他们所热爱的古老大厦内的房间作一次重新分配就行了"。只希望通过福音书里的教义教导人们向善,企图以此感动所有的人,达到社会的安定繁荣,人民生活幸福的目的。可是,这种改良思想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聂赫留朵夫最终也没有真正找到出路。同时,男女主人公的复活更像是托尔斯泰为解决问题提供的一个范例,他希望统治阶级都能够自我反思错误,放弃特权,找回道德良知,希望平民大众不以暴力抵抗,而是找回内心的纯真和信仰。而这些在现实生活中都是不可能发生的,所以说,这部小说描绘的是不可实际的蓝图。

四.玛斯诺娃和聂赫留朵夫之间应该有真正的爱情,最后她也重新爱上了聂赫留朵夫,但在作者心目中,那种不愿意拖累所爱之人前途的选择才是最符合他的社会理想的。年少时候的爱情,因为聂赫留朵夫的无耻行为而破碎,如同沙滩上的印记消逝。最终聂赫留朵夫的真心忏悔打动了她,使她重新爱上了聂赫留朵夫。但是西蒙松不计较她的过去,真心付出感情也感动了她。也许作者曾经希望给这两个人结婚生子的美好结局,但这实在不符合俄国的社会现实,所以作者折中给了一种十分美好的结局。不论是聂赫留朵夫皈依宗教,还是卡秋莎和西蒙松的精神结合,都不过是通过不同的人生归宿,宣扬博爱思想、道德至善和不以暴力抗恶的虚幻的追求而已。

《复活》是托尔斯泰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作家一生探索和思想的总结,被誉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发展的高峰。作品广泛而深刻地抨击了法庭、监狱、官僚机关的腐败、黑暗,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和反动官吏的残暴昏庸、毫无人性,撕下了官办教会的伪善面纱,反映了农村的破产和农民的极端贫困,勾画了一幅已经走到崩溃边缘的农奴制俄国的社会图画。总的来说,我认为这是一部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寓意众多但是又充满了矛盾的作品,值得我们去思考和体味。

版权所有 bat365·在线(中文)平台 - 官方网站